籃球在台灣已經風行許久,因各個不同單位的共同努力,才為國內創造出了許多不同的籃球聯盟,在不同的年齡層都有專屬的籃球聯盟,目的是為了培育未來的台灣籃球選手。
官方定位為半職業聯賽,理想是朝職業聯賽邁進。SBL委員會由各隊各派代表一名(通常是領隊)、籃協代表一名、體委會代表一名組成;後來主導權已轉向籃協,即便各大議題需要各球團表決同意,但籃協為實質總管者,籃協不定期邀請各領隊和議題相關人士(例如可能邀請體委會、轉播單位)進行領隊會議、籌備會決定聯賽事宜。
HBL[編輯]
(英語譯名:High School Basketball League),簡稱高中籃球聯賽(HBL),為臺灣高級中等學校的校際籃球聯賽,由中華民國教育部於1988年創立,分為男子與女子甲、乙組等4大組別,可說是台灣目前關注度最高的學生賽事。
中華民國教育部為建立學校運動聯賽制度,提高學校運動水準,因此委由中華民國高級中等學校體育總會積極推動校際運動聯賽,以期藉由競賽活動廣植運動人口,發掘培訓優秀運動人才,並透過運動團隊的互動,增進校際情感,蓬勃校園運動風氣,充實青年學子校園生活內容,以達成倡導運動風氣,提高國民生活品質之目標。
HBL除了培養出無數優秀籃球運動員進入國家青年隊、國家代表隊,在國際體壇為國爭光外,於國內亦形成屬於HBL特有的蓬勃景況,且時刻牽動青年學子熱愛籃球的心。
論其普及度與運動人口等,籃球為台灣主要運動之一,加上業餘籃球運動SBL的成立,1988年僅有129隊伍參賽的HBL直至2000年代已有269隊。
HBL中,尤其甲級前八強的賽事都頗受歡迎,同時因為有線電視的轉播,也造就出不少籃球明星,其中又屬男子球隊的球星更受注目,例如:陳信安、曾文鼎、吳岱豪、李學林、田壘、吳永仁、周士淵、楊敬敏、蔣淯安、周儀翔、高國豪、林彥廷、
UBA[編輯]
由於球隊分級制度不夠健全,導致各隊實力強弱懸殊。大專院校體育總會籃球委員會進行改革,將大學與專科兩組中以球員實力細分為甲、乙兩組。但因大學甲組與專科甲組裡,有少許球隊之球員組成是以國手為主要班底,為了建立起公平及兼具挑戰性之賽制,逐漸改革成目前實行以實力分為三級和依學校所在地分區之制度。
男生組
比賽分級為公開組第一級、公開組第二級與一般組共三個級別,其中公開組第一級與二級存在升降關係。
公開組第一級共有16支球隊,由上一年度之第1名至第12名之球隊與公開組第二級第1名至第4名之球隊所組成。公開組第二級由上一年度之公開組第一級第13名至第16名之球隊、公開組第二級第5名球隊及招收運動績優生或一般組自願升級之球隊組成。
一般組則為未具公開組參賽資格之球隊。
女生組
比賽分級為公開組第一級、公開組第二級與一般組共三個級別,其中公開組第一級與二級存在升降關係。
公開組第一級共有12支球隊,由上一年度之第1名至第10名之球隊與公開組第二級第1名及第2名之球隊所組成。公開組第二級由上一年度之公開組第一級第11名及第12名之球隊、公開組第二級第3名至第5名之球隊及招收運動績優生或一般組自願升級之球隊組成。
一般組則為未具公開組參賽資格之球隊。
CBA[編輯]
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是由中國籃球協會所主辦的跨年度主客場制籃球聯賽,聯賽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等級的籃球職業聯賽,英文是Chinese Basketball Association(中國籃球協會),縮寫為CBA,中文媒體上也多用CBA來稱呼這些聯賽。聯賽自每年的10月或11月開始至次年的4月左右結束,長度和美國的NBA相仿,2001年曾吸收了台灣的新浪獅隊,2002年香港的香港飛龍隊也曾參加聯賽,目前聯賽的球隊數目為20支。聯賽2005年從中國籃球甲級聯賽正式更名為現在的中國男子籃球職業聯賽,聯賽的規模、管理、運作和受關注程度都堪稱是中國最好最規範的職業聯賽,同時也是亞洲地區水平最高的籃球聯賽。
SBL[編輯]
台灣早期籃球組織聯盟,目前尚有比賽,點擊上方關鍵字即可搜尋隊伍。
超級籃球聯賽(官方英語名稱:Super Basketball League,縮寫:SBL)是臺灣一個半職業男子籃球聯盟,由中華籃球協會創設管理,至2020–2021賽季SBL為止共有裕隆納智捷、台灣啤酒、高雄九太科技、臺灣銀行、桃園璞園建築五支球隊組成,為臺灣現今業餘男子籃球聯賽。

PLG[編輯]
主條目:P. LEAGUE+
由陳建州建立組新聯盟,並拜會中華民國籃球協會與各個臺灣球團,
球員
每隊允許擁有1名外籍生和1名華裔球員,兩者都視為本土球員,各隊最多可註冊16名本土球員與3名外籍球員(洋將),外籍球員(洋將)採4節7人次,每場比賽僅能登錄雙洋將。在註冊大限前各隊需於賽前登錄截止(上午10時)的前48小時告知聯盟,才能完成更換球員名單。首賽季的註冊大限在2021年2月28日
-
外籍球員(洋將)
聯盟最初規劃各隊可註冊2名外籍球員(洋將),因為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開放各隊首賽季可註冊3名外籍球員(洋將)。
比賽
比賽每節12分鐘,共48分鐘,採取6犯畢業。各隊教練擁有一次挑戰機會,可針對出界後球權、妨礙中籃、三分球或邊線是否踩線等提出挑戰,而在決勝節最後2分鐘,場上持球方的球員可隨時喊一次30秒短暫停。聯盟聘請12名專職裁判,由裁判長為裁判評分,制定裁判升降機制。
聯盟將2021年1月6日起所有賽事中有爭議之動作及吹判,進行賽後回溯,並有權作出升降判罰。
高國豪
More Stories
【電競串關教學】英雄聯盟電競盤口看這裡!最好優惠讓你賺飽飽!
必須認識的—盤口格式
日棒推薦下單/橫濱海灣之星VS廣島東洋鯉魚